浙江绍兴市“群蓝星”少年警校以最高票入选2025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
少年警校是事关教育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工程,是优化警察公共关系的重要载体,也是做实做细爱警暖警的重要举措。2024年以来,绍兴市警察协会在立博体育领导重视下,在浙江省警察协会指导下,在绍兴市委市政府及市公安局等部门支持下,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推进“群蓝星”少年警校建设工作,推动以最高票入选2025年绍兴市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前期工作如下:
一、坚持党的领导,构建工作格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立博体育: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青少年工作、学校思政课建设等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按照公安部副部长、立博体育会长许甘露提出的充分发挥少年警校开展政治引领和思想启蒙的良好平台作用,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引领广大青少年弘扬“爱国、奉献、勇敢、正义”的价值理念,牢固树立青少年爱警、从警的崇高志愿要求,以及立博体育副会长孙永波、王惠敏等领导来绍指导要求,落实《全省警察协会深化少年警校创建活动指导意见(试行)》,推动少年警校建设上升为党委工程、政府项目,引发党委政委及人民群众广泛关注。2024年,将少年警校建设纳入全国首部地方性“枫桥经验”规划——《绍兴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五年规划(2024—2028年)》的标志品牌项目“新时代‘枫桥经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之中,探索常态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2025年,在全市“两会”上以最高票入选2025年绍兴市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定名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护航工程),争取到首批建设资金1180万元(包括:市级基地建设900万元和2025年度运维200万元,以及平台建设80万元),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坚持公安主抓,谋定建设体系。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汤文全先后5次听取汇报、指导工作,要求立足长远、放眼民生、加强学习,蹄疾步稳推进建设。市公安局党委将少年警校建设作为2025年全市公安工作重点内容,明确现绍兴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的一幢独立楼房用于市少年警校基地建设,市警校、市局巡特警战训基地等设施设备向少年警校开放共享。市局政治部、市警察协会联合组建工作专班,先后到香港和天津、深圳、上海、杭州等地考察学习,制定并不断完善《绍兴市“群蓝星”少年警校建设发展三年规划(2025—2027年)》,设计了“1(校委会)+1(市总警校)+6(区县市分警校)+X(派出所少警大队)”组织体系和“1(总警校基地)+5(分警校基地)+N(社会教育实践点)”教育培训基地网络,四大课程体系(理想信念、法治安全、文化传承、警察职业)和“四个一”建设(一套制度机制、一套品牌标识、一个教官库、一个数字平台)等内容。建设体系明确后,绍兴市警察协会召开工作部署会,启动各区县市分警校和基地、教官、课程等建设工作,力争将“群蓝星”少年警校打造成标杆样板。
三、坚持协同联动,汇聚部门合力。作为“枫桥经验”发源地公安机关,绍兴公安和警察协会坚持以系统思维和协同治理理念深入推进少年警校建设工作,聚焦社会基层治理中青少年领域的工作和现实问题,以“培养一人、影响一家、带动一代、平安一城”的目标原则,加强政法委、公安与教育、共青团、妇联及关工委、少工委等部门协作,形成了广泛共识,达成了协作意向。教育部门将派专门力量共同研发少年警校课程,并推动相关课程纳入中小学生必修科目;共青团将发挥市青联成员行业精英人才作用,提供相应的师资和课程保障,招募有责任心的大学生志愿者担任带班辅导员;关工委将把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作为少年警校的补充师资力量,并推荐绍兴市“群蓝星”少年警校成为全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市编办已批复同意将绍兴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转为独立的事业编制单位,之后将负责少年警校日常工作。
四、坚持社会参与,拓展活动场景。以区县市分警校和派出所少警大队为支点和触角,积极造势宣传,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少年警校,参与建设发展。目前,青少年活动中心、会稽山青少年研学基地等社会资源已先后与公安对接,希望合作办校办学,并给予一定的优惠举措。选取与公安机关有合作历经、具备优质资质的公司,开展总警校基地建设、数字平台等设计,探索沉浸式体验课堂、积分制教培管理、童趣化文创周边等建设研发,力求打造有特色亮点、能有效吸引全市广大青少年走进少年警校、加入少年警队、成为少年警察的工作载体。下一步,绍兴市警察协会将全力推进建设进度,同时深度挖掘、吸纳绍兴深厚的文化传统基因,转化为深化绍兴市“群蓝星”少年警校建设和发展的不竭动能,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培养新时代好青年、好少年,更好服务平安绍兴、法治绍兴建设,深化基层社会治理贡献警察协会力量。